对于粉尘涉爆企业,粉尘爆炸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需要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相结合,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18)为依据,细化和完善对粉尘爆炸的风险评估工作,全面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和安全风险等级,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工程技术、安全管理、教育培训、个体防护以及应急处置等各项管控措施。
粉尘爆炸风险辨识评估应当每年开展,涉及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场所、设施设备等发生变更的,应当重新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存在粉尘爆炸风险的工艺、场所、设施设备和岗位应当设置粉尘防爆安全警示标志。
2021年9月1日实施的《工贸企业粉尘防爆安全规定》适用于冶金煤粉制备、金属制品加工、粮食加工、饲料加工、食品加工、棉毛麻化纤等纺织品加工、皮革羽毛制品加工、木材家具加工、纸制品加工、橡胶及塑料制品加工、烟草加工等重点行业。
该规定明确了工贸企业粉尘防爆的安全工作要求,规定粉尘涉爆企业对粉尘防爆安全工作负主体责任,应当具备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粉尘防爆安全生产条件,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确保安全生产。
《工贸企业粉尘防爆安全规定》从系统安全管理原则出发,要求粉尘涉爆企业应当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和落实粉尘防爆七项安全管理制度,覆盖了粉尘涉爆企业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
(1)粉尘爆炸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
(2)粉尘爆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3)粉尘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粉尘防爆专项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5)粉尘清理和处置;
(6)除尘系统和相关安全设施设备运行、维护及检修、维修管理;
(7)粉尘爆炸事故应急处置和救援。
粉尘爆炸,是指可燃粉尘在受限空间内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粉尘云,在点火源作用下,形成的粉尘空气混合物快速燃烧,并引起温度压力急骤升高的化学反应。粉尘爆炸涉及的范围广,煤炭、化工、医药加工、木材加工、粮食和饲料加工等行业时有发生;粉尘爆炸危害大,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容易产生二次爆炸,并能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造成爆炸过后伤亡加大。
依据《工贸行业重点可燃性粉尘目录(2015版)》,可燃性粉尘分为七类 45种,其中,较为常见的可燃性粉尘包括铝粉、锌粉、铝材加工研磨粉、各种塑料粉末、有机合成药品的中间体、小麦粉、糖、木粉、染料、胶木灰、奶粉、茶叶粉末、烟草粉末、煤尘、植物纤维尘等。粉尘爆炸条件的形成需要五个基本条件:
(1)粉尘本身具有可燃性或者爆炸性;
(2)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
(3)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热能源,即点火源;
(4)粉尘具有一定扩散性,能够形成粉尘云;
(5)粉尘在相对封闭空间。
依据GB 12476.3-2007《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 :存在或可能存在可燃性粉尘的场所分类》,生产场所危险区域爆炸危险环境由高到低分为20、21、22三个区,根据不同粉尘爆炸危险区域的风险差异,采取不同的防护策略,可以达到安全可行、经济合理的目的。